來源:焦點訪談、深圳衛視深視新聞 發布時間:2023-02-08
深圳連續兩日獲央視《焦點訪談》關注。
繼2月5日《焦點訪談》欄目深度聚焦深圳幫扶廣西的粵桂協作模式后,2月6日,央視《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主題為“學深悟透 真抓實干”的報道,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深圳。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圍繞這一目標,深圳的各項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措施都在不斷落地實現,為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打下堅實基礎。
在該篇報道的科技篇幅中,詳細講述了深圳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特別是有關科技自立自強的相關部署,確??萍紕撔乱姷綄嵭?。
科研“神器”開放共享
助力深圳基礎研究開啟新一輪“加速跑”
故事從深圳醫療頭部企業邁瑞醫療說起。
企業正在研發的產品,需要到實驗室進行核磁兼容驗證。因為深圳開放了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共享,這一天,研發人員預約了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實驗室。這種設備共享的方式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科研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負擔。
“通過預約平臺價格是公示的,就是2000塊錢一個機時,那么我們往往來一次兩到三個小時,就是4000到6000塊錢。實際上,如果我們自建這種實驗室設備,就需要幾千萬投入,成本是遠遠高于這個的?!边~瑞醫療監護系統技術總監丁明石表示。
去年12月,《深圳市促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管理辦法》頒布,明確了重大科技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的適用范圍、開放與共享等內容。如今,這種共享模式已經成為深圳企業進行科研實驗、加速技術攻關的共識,進一步提高了深圳市科技資源的使用效率。
科技創新需要科研儀器的支撐,《管理辦法》不但為中小企業降低創新成本,讓創新企業無需購買使用頻率不高的設備,而是可以像網購一樣便捷獲得使用權,讓深圳多家初創企業頻頻受益。這也意味著,初創科技企業可以將資金更多用在實實在在的人才培養、科技創新上面,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進一步提升深圳市高科技企業的科研實力。
根據最新統計,深圳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上,單臺套原值超過50萬元(含)且利用深圳市財政資金購置的科研儀器數量為4886臺套,總原值79.03億元,開放率為100%,使用率為109.1%,實現了大型科研儀器有效集中、開放共享的高效管理。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支撐平臺處處長羅茜在節目中表示,未來會開放更多儀器設備,應用于深圳市的基礎研究和產業的應用發展,能夠讓儀器和學科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的創新舉措,只是深圳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是創新,讓這座城市不斷向陽而生。
如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深圳的一張閃亮名片,從跟隨模仿式創新向源頭創新、引領式創新躍升,向全球科技創新高地邁進。
深圳的科創實力有多強,可以從下面的一系列數據中看得出。
2022年上半年,全市專利授權量14.48萬件,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120件,均居全國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24.90件,約為全國平均水平6倍。
截至目前,深圳累計建設各類創新載體超過2700家,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萬家。2023年,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計劃投入超過25億元用于支持未來產業發展。同時,深圳還在系統布局、整體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鐘海表示,一是強化硬投入,二是優化軟環境。在國家科技布局下,探索央地協同,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協同的方式,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可持續高質量的科技創新能力支撐。
幾個月前發布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指數2022》顯示,深圳在全球科創中心中綜合排名第12位,在國內僅次于北京和上海。統計數據顯示,深圳PCT國際申請量已連續18年排名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
根據工信部2022年中公示的第四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上,深圳入圍企業達到276家,數量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二位。
近年來,深圳大力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鵬城實驗室、光明科學城、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深圳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不斷加快,“創新之城”地位也正在不斷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