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特區報 發布時間:2023-03-14
當科技遇上體育,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今年2月舉行的深圳馬拉松給出答案:元宇宙建模技術制作虛擬深馬賽道,打造數字孿生指揮調度平臺;AI電子眼打造國內首個全賽道“可視化”,全程觀測跑者狀況;高清視頻合成技術,為賽道上選手生成專屬MV大片;智能機器人為觀眾進行信息播報和指引……
當“科技+”成為這座城市的標配,科技創新不僅賦能千行百業,也描繪出未來之城的美好圖景。
全社會研發投入和基礎研究投入逐年增長,創新動能穩步增強,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城市首位,深圳創新展現出蓬勃活力。目前,深圳正全力打造新興產業創新引擎、科技創新策源高地、協同創新教育高地、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全球創新生態樞紐,力爭未來三年邁入全球十大科技創新中心行列。
創新動能穩步增強
2022年11月,在第二批廣東省實驗室啟動建設期考核評估中,經科技部、省科技廳等部門審評考察,深圳灣實驗室獲評優秀。
自2019年啟動建設以來,深圳灣實驗室以IT+BT融合為特色,圍繞腫瘤、神經退行疾病、傳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開展基礎性、原創性研究。目前,累計引進高層次人才118人,初步匯聚一批國際高水平的科研團隊;發表論文1167篇,申請發明專利182件,其中已授權專利20件;獲批130項國家、省科技項目;布局研發管線50余個,在研代表項目中一類新藥占比90%。
“實驗室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學術研究中心,未來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鄙钲跒硨嶒炇蚁嚓P負責人表示。
深圳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目前,光明科學城建設邁出新步伐,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等科技基礎設施基本建成,材料基因組設施完成設備調試,國家超算中心二期開工;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國際量子研究院建設加快;布局建設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4家省實驗室、10家市級基礎研究機構、340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形成梯次接續的實驗室體系。
創新動能穩步增強。2022年,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49%,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7.25%。深圳高新區綜合排名全國第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穩居全國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在全球百大科技集群中連續3年排名全球第二。
戰新產業成“主引擎”
為今年深馬提供核心AI識別能力的正是深圳人工智能領軍企業云天勵飛。
“AI技術除了護航體育賽事,還能運用在智慧酒店、智慧園區、智慧商業文旅等諸多場景,我們也將持續探索更多的應用場景?!痹铺靹铒w董事長兼CEO陳寧表示,目前我國的道路巡檢主要采用人力巡查的方式,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但漏檢誤檢、效率低下、精度不高等問題普遍存在。對此,云天勵飛為智慧巡檢打造的專用小模型算法,識別準確率可達95%以上,并可以對不同類型的道路病害進行自動分類。
與人工巡查相比,部署云天勵飛道路智慧巡檢系統后巡檢效率可以提升4倍以上;同時,通過減少人員和物資投入,道路養護成本可降低50%,為城市交通管理和道路養護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司長陳家昌表示,人工智能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技術,日益成為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生產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量。
目前,深圳人工智能產業鏈完整,擁有一大批行業龍頭企業和新銳企業,在智能硬件、計算機視覺、自動駕駛、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領域涌現一批應用示范成果。2022年,深圳有11個人工智能場景入選工信部的“智賦百景”名單。
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深圳發展主引擎,多個產業領跑全國。深圳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軟件業務收入、軟件業務出口、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均居全國前列;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電動汽車產業鏈條完備,信息與通信技術實力雄厚,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走在全國前列;大健康行業,部分細分領域企業具有全球競爭力,在全國處于引領地位,健康服務業具有極大發展潛力;新材料行業,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明顯,行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材料初創企業顯著增加,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近年來,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作用突出。2022年,出臺實施“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行動計劃,建立“六個一”工作體系,制定生物醫藥、軟件、現代建筑業、天然氣等產業發展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7.0%,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高端醫療器械等細分產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8倍。
營造一流創新環境
2022年11月8日,“深圳創投日”啟動大會在深圳南山區舉行,作為全國首個創投與科技聯姻的節日。
“我們把每月的8日作為‘創投日’重要活動日,深入深圳各區舉辦,方便產業與創投機構深入對接?!笔械胤浇鹑诒O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系列活動構建融資鏈、空間鏈、示范鏈、生態鏈,搭建市區、政企、產融聯動的溝通橋梁,打造風投創投發展良好生態。
深圳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最好服務,營造最好生態,打造成為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最佳城市,成為行業的首選之地。
目前,深圳全力實施創新生態優化行動。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加快建設深圳零一學院、科創學院,優化外籍人才服務管理。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設立產業子基金,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工具,設立實施知識產權證券化專項計劃,辦好“深圳創投日”活動。深化科技評價改革,探索“項目經理”制,推廣實施“主審制”,精簡科研經費預算科目。打造國際一流創新環境,探索開展“數據海關”試點,推動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探索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前,深圳加快建設“產業-企業-科技-教育-人才-生態”全譜系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為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支撐。